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匠心坚守,一辈子做好一碗面

(本地)匠心坚守,一辈子做好一碗面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1-13 09:51:01 阅读:

本篇文章1185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茹佳佳

“师傅,下一根毛细管,蒜苗多了!”

“韭菜叶!面更宽,汤更宽,辣椒更少!”

“我要薄的!不要欧芹!”

在兰州,走进一家牛肉面馆,就能听到这段富有兰州风味的对话。

早上八点,在兰州黄河大桥以北的延长路,一家不起眼的牛肉面店门口挤满了食客,来吃牛肉面的客人络绎不绝。比起兰州新开的装修牛肉面店,这家店要简陋的多,但一提到苍鹰牛肉面,就连老一辈的兰州人都对它情有独钟。

“就这样,他们家的特点就是清汤,面筋,肉粒多。关键是牛肉,肉软,入口烂,回味无穷。”这家店的老主顾评论道。

“是兰州的知名店。我们都来到这里。很多时候,我们坐在门阶上吃饭,没有座位。”一位用餐者大口大口地吃着面条,说道。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黄武,就是肉汤清香,萝卜白甜,辣椒油红,香菜蒜苗鲜绿,面条黄亮。兰州人都知道,一碗好面的关键在里面。一碗看似简单的面,苍鹰牛肉面的头儿马福祥,一辈子都在做。

30多年前的兰州,没有今天这么繁华。没有交通,没有高楼大厦,街上满是挑着担子摆摊的小商贩。那时候,马福祥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烈日下,他开着行李车走在街上。当时一碗面才三毛钱。马福祥喊着卖面,皮肤晒黑了。

20世纪60年代初,十几岁的马福祥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开始跟随父亲的牛肉面生意谋生。那时候他可能还没有想到,会是一辈子。

不难想象给青少年做牛肉面的艰辛。黎明前早起是常事,长期晚睡早起的习惯成了他三十多年的生物钟。马福祥回忆说,牛肉面一开始是没有店的,每天拉架货车卖面。后来情况稍微好了一点,在草场街附近搭起了帐篷。那时,他们的牛肉面已经出名了。

“苍鹰牛肉面”这个品牌就是从马福祥这里开始的。那时候他二十多岁,已经可以负责牛肉面和家里的生计了。

从挑担子到卖面,马福祥在这个行业默默奋斗了三十多年。现在,58岁的他,依然活跃在店里。店员忙的时候帮着拉面。虽然已经快60岁了,但是拉起脸,一点也没有失去那个年轻人。醒面,一把面粉,拉伸,拉,抖,摊,没有不必要的动作,筋满的面早就掉锅里滚开水了。一沉一浮,煮好的面条捞出来放到碗里,然后和煮好的牛肉汤一起倒上,油加辣子,肉块,蒜苗,欧芹。不到十分钟,一碗牛肉面就做好了。

(本地)匠心坚守,一辈子做好一碗面

马福祥告诉记者,正是这种面条改变了他贫穷的生活,养活了他的家人。所以他真心感谢这个面,想坚持做这个面的初衷。

每天下午三点,牛肉面店歇业,店里的员工都回家了,马福祥会在店里做最后的检查。一直以来,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朋友劝他为什么不开分店,不入行。马福祥挥挥手,笑了。“我已经60岁了。我还是每天呆在店里。每天都去店里看客人舒服满意。我能心安理得。店开多了,味道就不好控制了。人们对幸福不满意。我心里也不好受!”这个老实人,等了三十多年,只认认真真的做了这个面。

“顾客吃得放心、放心、舒服,这是做这种面最大的满足!”马福祥简单的话语,透露出别出心裁的真谛。

标题:(本地)匠心坚守,一辈子做好一碗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