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1-12 02:27:02 阅读:

本篇文章3210字,读完约8分钟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主环隧道本报报道,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造了一束雨,和同事翻拍业务。杨承忠院士(左)谈业务。杨承忠院士生病期间会见外国朋友扫描代码并观看视频。1987年底,《兰州晚报》头版有新华社的消息,“著名核物理学家杨承忠同志逝世”,让兰州乃至整个甘肃科技界无比悲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杨承忠因多发性骨髓瘤去世,28日下午在兰州逝世,享年74岁。”杨承忠同志是中国原子能研究的先驱之一。30年来,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的建设,主持了第一台重离子加速器的研究和设计,主持了兰州现代物理研究所的成立,组织了中国重离子基础物理的研究,参与了原子弹氢弹的材料试验,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20世纪70年代,杨承忠首先提出从中子转向重离子研究,杨先生提出并领导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即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1988年底,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退出束流。经过鉴定验收,重离子加速器的主要指标在80年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现代物理研究所共有杨承忠、魏、沈、詹、夏、赵宏伟等六位院士。其继任者“甘肃省科技英雄”杨院士及其带领的团队,培育和建设了一支扎根甘肃的一流、世界一流的重离子研究队伍,建成了亚洲最高能量、最大规模的重离子加速器综合研究设施,使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核科学研究基地,引领中国重离子科技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的获得,为促进甘肃省乃至全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集体成就

“荣誉代表国家”

作为《兰州晚报》的科技记者,笔者每年都有很多与“兰州重离子”相关的重大报道。

2010年,该报决定在五一当天推出特刊,向包括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杨承忠先生在内的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其他主要人物致敬。时任现代物理研究所秘书的给了作者很多帮助,提供了很多信息,并联系了杨老师的老朋友、同事和学生配合采访。1963年,该所研究员许是杨先生希望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十人之一。据他说,“20世纪70年代,重离子物理发展成为国际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杨先生首先提出从中子转向重离子研究,将1.5米的回旋加速器改造成能够加速碳、氮、氧的重离子加速器。”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1972年,杨先生向第二机械部和国家科委提出在兰州建造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hirfl),并主持和亲自参与了其概念设计和项目论证。1976年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hirfl-7611项目的建设计划。”1988年底,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退出束流。经过鉴定验收,重离子加速器的主要指标在80年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重要成果。第一个完成这个项目的人写的是‘杨承忠’,但这仍然是一项集体成就,获奖者多达127人。”但是,杨先生“连自己设计蓝图的大装置都没来得及看,就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离开了!”“杨先生走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打来电话,发来吊唁信。美国的国际学术期刊《今日物理学》为杨贤发表了讣告,介绍了他生前的工作。这也印证了杨先生常说的‘我获得的荣誉代表了国家’。”以上采访发表于2010年4月30日《兰州晚报》,“重离子”创始人杨承忠,在他心目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本文详细记录了杨先生一生的成就,特别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设的全过程。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兰州晚报持续关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设。“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行”(《兰州晚报》1988年7月14日)记载“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作为中科院三大核物理项目之一,将是中国的国家实验室。”

1988年12月12日凌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台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协调。“能量为每个原子核50兆电子伏的碳离子束首先从主加速器中提取出来”。“这是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对撞之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参见1988年12月14日《兰州晚报》的文章“标志着我国回旋加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成。目前,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建造了同类型的装置,聂荣臻致电祝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989年11月10日,这一重大成果“通过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国家竣工验收”“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建成和运行,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重离子物理研究的进展。”(《兰州晚报》,1989年11月11日)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三代人的心血

重离子癌症治疗仪正式投入临床治疗

“重离子加速器”已经从一个尴尬的科技名词变成了兰州人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科技成语”。这大多与大家都知道“兰州重离子”能治癌有关,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国家武器”的建立,凝聚了以杨承忠院士、魏院士等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代表的三代科学家的心血。

早在20世纪70年代,杨承忠先生就确定了现代物理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方向,“以重离子核物理确立自己,应用重离子核物理相关技术”;继任者魏院士是这条道路的坚定实践者,为重离子科学及其应用做出了前瞻性的安排。“几十年过去了,原来他们当时的发展思路非常先进。”魏先生的学生、现任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宏伟院士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1991年8月13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获得原国家计委批准,成为全国三大国家实验室之一。魏担任国家实验室首任主任至2012年。前期提出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继续建造蓄冷环(hirfl-csr)的设想,并组织领导方案设计和项目论证。如果说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建于1988年,那么它开启了我国对中能重离子物理的研究;随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所有离子从氢到铀的加速,完成了从低能到中能到高能的飞跃。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核物理实验装置。兰州晚报2008年7月31日刊登“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运行昨天在兰州通过竣工验收”。这一国家“九五”科研项目的完成,为基础研究、重离子辐照材料、生物(重离子治疗癌症)和空室内辐射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魏先生在hirfl上组织并领导了富重中子新核素的合成。目前,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已经合成了30种新的同位素,研究了90多种核结构,实现了从合成轻核到重核再到超重核的飞跃,填补了世界权威的放射性核素数据手册和空怀特数据库,使中国在富质子新核素合成的研究方向上走在了国际前列。同时,魏先生组织领导并确定以放射性束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詹院士负责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高能放射性二次束线。(以上内容多见于2018年1月25日《兰州晚报》“甘肃科技英雄魏,中国重离子科学先驱”)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魏先生作为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在90年代初组织了癌症重离子治疗的早期基础研究。2006-2013年对213例癌症患者进行重离子实验治疗,疗效显著。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实现重离子临床治疗癌症的国家。魏先生积极支持兰州和武威重离子束肿瘤治疗示范装置的建立和产业化发展。2015年,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武威)成功发布,2018年进入临床试验治疗,并于今年3月26日正式投入临床治疗。(兰州晚报,2020年3月27日)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从零开始,兰州成为全国重离子加速器数量最多的城市;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到今天的近千人,从最初的基础核物理研究到新核素合成、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系统、重离子癌症治疗和突变育种、核孔膜生产和国际原子质量评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已成为国内、国际一流的重离子科研和重离子科学仪器设计与建设的顶尖“国家队”。正如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题词“加速器加速科技进步,重离子重在造福人类”一样,现代物理研究所的三代科学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本版所有图片均由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提供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言和

标题:(本地)国之重器 世界先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科技术语变成“科技熟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