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珍贵文献展现甘肃歌谣发展历程

(本地)珍贵文献展现甘肃歌谣发展历程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0-07 17:54:01 阅读:

本篇文章2843字,读完约7分钟

《甘肃歌谣——《话》“袁复礼”(歌谣周刊第82期头版)

《西河歌》封面

《甘肃民国日报》副刊第一期《采花与启蒙》。(局部地图)

《花序》刊于《甘肃民国日报》副刊。

祁小平

百年沧桑,一眨眼。一个世纪前,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北大歌谣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汇聚了中国各界学术精英。受此影响,甘肃歌谣研究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放异彩,留下了几份珍贵的学术文献,流传至今。

1918年2月,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学报》上收集全国现代歌谣,后来发展成为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所为工作机构的全国歌谣收集运动,学术地位为《歌谣周刊》。甘肃歌谣的现代研究与《歌谣周刊》和歌谣运动有着深厚的渊源。

《歌谣周刊》的出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22年12月17日至1925年6月28日,共出版97期;第二阶段为1936年4月4日至1937年6月26日,共出版53期。《歌谣周刊》第一期由常辉先生执笔出版;《歌谣周刊》的改版号是胡适先生写的。

就《歌谣周刊》第一期而言,除了出版之外,还有两个与甘肃歌谣现代研究相关的重要信息值得我们关注。根据第一期“来件”的资料,1922年12月1日,《歌谣周刊》收到舒凡提供的两首甘肃歌谣;1922年12月3日,《歌谣周刊》收到了《尘埃》提供的8首甘肃歌谣。这里的灰尘好像是假名,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大概就是北大毕业的靖远人,也就是范先生的长子。这两条信息表明,自歌谣运动开始以来,精英阶层对甘肃歌谣的学术收集有所上升,很可能来自甘肃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行动。

精英对甘肃歌谣的学术研究始于《歌谣周刊》第82期。袁复礼(1893 -1987),河北徐水人,中国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从1923年到1924年,袁复礼先生在甘肃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断断续续地记录了沿途无尽的“言”字。1925年3月15日发表于《歌谣周刊》第82期,题为《甘肃歌谣——话》。本文发表了34首甘肃歌谣,包括30首民歌《华尔》和4首小调秧歌。其中,30种“花”当时流传于周琴、河州、滴道、甘州、凉州,属于河湟花的范畴。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袁复礼先生不仅出版了他所收藏的《华尔》的演唱文本,还标出了这些“华尔”及其演唱群体的传承区域,生动细致地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甘肃人民生活中“华尔”歌谣的存在。

“一个外省人一进入甘肃,就能听到一种极高的曲调,它的高音和奇特的音程、音阶变换,能让外省人特别注意。“阴茎”的传播非常普遍,东部的平凉、固原,西北的凉州、赣州,尤其是从兰州到滴道,都有所耳闻。另外还有西宁、贺州的商人,、秦安的搬运工会唱歌。”——引自《歌谣周刊》第82期。

《甘肃之歌——"华尔"》使以"华尔"为代表的甘肃歌谣走出陇原,举世瞩目,成为甘肃歌谣现代学术研究的开山之作。

随着北大评书运动的不断推进,地处西北角的甘肃知识分子阶层也掀起了评书收集和研究的热潮。他们逐渐认识到甘肃歌谣在文学、艺术和学术上的多重价值,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张、、从事甘肃歌谣研究的活动及其成果,完成了甘肃歌谣研究界对北大歌谣运动的学术回应,在甘肃歌谣研究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张(1909 -1989),男,甘肃省榆中县人。张先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成年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在校期间,在张颐武、邵飘萍、徐凌霄的指导和影响下,了解了北大“歌谣运动”的发展,树立了学习歌谣的志向,开始在家乡收集“花儿”。1931年,在北平平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前夕,他撰写并发表了研究论文《花序》。1933年7月8日和9日,张先生以“雅子”为笔名,在《甘肃共和日报》的生命线栏目发表了他的论文《花序》。1936年8月11日至16日,在《甘肃共和国日报》副刊上发表《花序》6天。1936年8月22日,张先生模仿“歌谣运动”的歌谣收集方法,在《甘肃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了《小七要花》。此后,他开始以《甘肃民国日报》为蓝本收集出版《花》。1936年8月22日,他开始在《甘肃共和国日报》上发表他收集的“华尔”歌谣。这一里程碑式的“花”摘录如下:

(本地)珍贵文献展现甘肃歌谣发展历程

半晴,半阴,半云(注)红,两具尸体,一个母亲,打你是我的痛。(注:小音哨为母语。蔡霞也是,老乡们要交代晴天,阴天。(

此后,《华尔》在《甘肃民国日报》开设专栏,有时“一日一花”,即发表一篇《花》;有时是“一束花”或者直接简化为“花”,发表几个“花”;有时还会出一组相关题材的“花”,如《西游记》、《美月歌》、《薛东征》等。随着收获量的增加,张先生给出版的《花》分配了序号。这样的收藏和出版在《甘肃民国日报》上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赵子贤(1908 -1980),男,甘肃省西河县人。赵子贤先生年轻时参加过第三次北伐,后在开封、天津、兰州、银川等地学习工作。20世纪30年代初,他为孝道回到家乡西河,从事教育工作。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36年暑假前,他创办并组织当时西河县最高学府鼓楼南高级小学的学生,收集流传于各村的讨巧歌曲。假期中,恰逢七夕乔奇节,学生们收集了很多乔奇歌曲。据参加此次征集活动的学生江瑞先生回忆,学生们征集的歌曲地理范围是“北至严观、岐山,南至河坝、横岭”。暑假结束后,赵子贤先生指导学生对收集的歌曲进行总结、检查、删除、分类、校对和转录。然后他把自己对西河和乔奇歌曲的理解以诗歌的形式刻在书的内页。

这两句诗写道:“纸上的心弦被鬼神所惊吓,女儿的辛酸难以平复。脓血致死,嫁狗嫁鸡判无期。乞巧的就少了,后勤好像也在向悬崖峭壁进发。婀娜的珠玉,是家中珍宝,也是父母闻香吟巧。不要没有适当的声音就叫诗死,秦风余音绕梁。唱了几千年,唱了几千年,为了生存而唱。水旱灾害使士兵遭受更多的苦难,季节和气候培育和传播丰富的习俗。真诗自古不飘,江河远矣。”由于两首诗的署名时间为“丙子重阳”,因此可以推断该书写于1936年10月23日之前。

70多年后,在西河县人民政府的规划下,赵子贤先生的儿子赵奎富教授对紫贤先生的最后一部作品进行了修改,并于2010年4月在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该书由上海远东出版社重新出版。

民国时期的甘肃是中国西北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但进步青年和改革思想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新鲜血液。在北大“歌谣运动”的影响下,他们重新审视了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年的民间歌谣,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心中唤醒了本土文化自信的种子。除了上述三位代表人物留下的珍贵文献外,民国时期受北大“歌谣运动”的影响,从事甘肃歌谣收集研究的知识分子依然不少,民国时期留下的文献也不少。外国知识分子用别人的眼光去欣赏这首充满地域文化的歌谣之美。袁复礼、顾颉刚、范长江、王淑敏等先生在甘肃考察期间,均为甘肃歌谣撰写文章;甘肃的知识分子通过考察家乡的民风民俗来发掘这种地方艺术的文化魅力,张、、雅、穆少棠等人都有收集和研究甘肃歌谣的现代经典作品。同时期,在民国各大报刊上撰写甘肃歌谣及其研究成果的甘肃人才很多,如鲁泰安、孟平、谢润富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甘肃歌谣现代研究的珍贵文献。

标题:(本地)珍贵文献展现甘肃歌谣发展历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