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1-03-23 07:21:53 阅读:

本篇文章2171字,读完约5分钟

资料来源: it时报

原标题:最后一个旧公共电话亭的故事还在继续——唤起一代上海人共同记忆的“网红”

记者章蔚玳

“楼上302室的曹阿姨,非房间的亲戚打来电话,让非明明去吃喜杯……”“501室的刘家叔叔,那个镍子的长途电话来了,奥扫听。 ”。 在20多年前的上海,阿姨叔叔们经常来往,拿着扩音器,奔走通报各家最新的来电新闻。 他们是“公众电话呼叫员”。 比起冰冷的电话铃声,更通过他们的“二次传播”,传播古老上海文化中的温暖人情。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公共电话呼叫亭正在消失,保存的东西更为珍贵。 最近,上海浦东大道某小区门口的老公众电话呼叫亭因“疏忽”而备受欢迎,成为唤起一代老上海人公共记忆的“网红”。

这个老公共电话呼叫亭有什么故事? 岁月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 带着好奇心和往事,it时报的记者走近了这个公用电话呼叫亭。

“接近远程广播”

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喝水

成为“网红”的旧公共电话呼叫亭位于浦东大道2511,建成于1995年。 今年87岁的老人吕树生是这个公共电话亭的看护者,他目睹了这里的变迁。

1994年,吕树生一家从浦西搬到浦东大道2511。 当时,这里有200多户居民,但家庭电话尚未普及,打电话时步行到1公里外的居民委员会,通信不便。 1995年,居民委员会在小区门口盖了一个小房间,4台公共电话机,3位专家呼叫,一张电话局颁发的公共电话承包证,为社区内200多户居民提供服务的公共电话亭就这样开业了。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吕树生是电话亭里最早的管理者兼传唤员,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忙碌地工作。 呼叫人员必须熟悉小区内5栋200户以上住宅楼号码的具体位置,来电时按照“近距离广播”的规则呼叫,“住在前一排居民的来电,不打电话,呼叫人员直接询问居民”。 后来住的几排居民打来的电话,挂断电话,把居民叫到电话亭后再打电话。 我把小笔记本放在这里记录,谁打来的? 电话号码是什么? 便于他们回拨。。 ”。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吕树生回忆说,节日最忙的时候,传唤员在各家庭和电话亭之间奔波,没有时间喝唾液,中午传唤员回家吃饭,家人就会来“替补班”。 吕树生曾经是“临时”的传唤员。

“那时大家打电话的时间不长。 电话费不便宜,干脆说几句就挂了。 挂在墙上的“上海市公用电话价目表”详细记录了当时的电话费标准:市内通话0.5元/分钟,国内长途电话1元/分钟,说30分钟的长途电话需要几十元,费用相当高。 “最高峰的几年,一个月一台电话的账单是300元。 四个电话的总账单超过一千元。 ”。 传唤员的收入按“传唤”次数计算,传唤一次3美分,基本人均月收入达到300元。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创造街道的景色

聚集在附近做“戛纳”

随着安装家庭电话的居民越来越多,公共电话商务逐渐冷却,电话呼叫人员从最初的3人变成了2人。 公共电话亭的功能也正在从“打电话”向“社区文化中心”转变。

吕树生退休后来到公共电话亭发挥了“余热”。 电话呼叫人员不仅知道每个家庭的具体位置,而且热心的她对每个家庭的“家务”也很了解,必须积极帮助。 时间一长,附近的居民平安地聚集在公共电话亭里呼叫,有人搬到沙发上的长椅上。 夏天,大家聚集在一起“乘凉”,打开通风,摇扇子,聊天,人多热闹,7点买了应该关门的电话亭,8点以后人散了再关门。 “那时没有便利店,买饮料不方便,我妻子和家委会商量,买公共电话亭放在门口,居民乘凉的时候,可以得到绿豆冰。 冬天,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做日光浴,吕树生买了3台血压计,向附近居民免费测量血压。 “那时除了社区居民,路过的人都排队测量血压。”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现在,尽管打电话的人变少了,但来往于电话呼叫亭的人从来没有减少过,人们在这里表达感情,交流日常生活,这里成为记录以前传到上海的文化的独特风景。

保护下去

把所有的时间都留在这里

10年前老伴去世后,吕树生接班,继续呼叫公共电话亭。

现在电话亭的生意非常冷淡,电话机从前4台减少到了1台,一个月的电话账单不到50元。 居民委员会建议吕树生结束电话亭的运营,但他不想看到电话亭放弃他们这一代的生活,所以一个人多次运营到今天。 “有一次,我等了两个多月,发现账单没来,我怕停机自己去电信营业所查了一下,拖了一个多月才知道没有付款。 今后,每月不要来账单,直接去营业所付款。 ”。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现在,除了每周六,老人都在电话亭里,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4点停留,方便有急事的路人和来上海打工的年轻人。 “现在基本上是来上海打工的年轻青年给老家打电话,或者社区老人外出时忘记关手机,忘记关家里的煤气炉,下雨,给家里打电话,让家人送伞”吕树生说。

公共电话亭的桌子上高高地堆着“角子”,除了一块钱以外还有一角,那是打电话的人留下的。 这里保存着按规定收款的自古以来流传的东西,与哪个非正规公用电话运营商不动地进行1元、2元的收款相比,他们依然严格执行市内通话0.2元/分钟基准的收款。 “这里附近很多老家是崇明、启东的年轻人,他们回老家旅费几十元,给电话亭打个电话两三元就够了。 ”。

【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7月初下午,胡同门口通风很大,许多老人离开长椅坐在公共电话亭门口,谈论着日常的事情,公共电话亭内的电话铃响了,那是吕树生的远亲打来的电话。 尽管家里的电话早就安装好了,吕树生留给亲戚的依然是公共电话亭的电话号码,多年来没有变化,他和夫人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留在这里了。

标题:【要闻】最后的老式公用电话亭——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