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全国近百位党媒“大咖”打卡兰州 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媒体代表

(本地)全国近百位党媒“大咖”打卡兰州 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媒体代表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0-08 04:36:02 阅读:

本篇文章3384字,读完约8分钟

7月,晋城和兰州气候宜人。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由《兰州日报》主办的国家党报《一带一路印象·金城》社长主编的兰州之行,于7月25日拉开帷幕。24日,全国各地党报和媒体代表陆续抵达晋城。到达兰州后,大媒体人在雨后呼吸着fresh/きだよ的空气,欣赏着兰州的美丽风景。与南方城市的高温热浪不同,兰州凉爽舒适的天气受到了南方城市党报和媒体的许多代表的称赞。他们被美丽的食物所吸引,感叹城市的变化,或期待会议。当天,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观点不同、期待不同的媒体代表,他们希望能为全国更多的读者呈现一场思想的盛宴,从整合媒体的多个视角来宣传“一带一路”上的枢纽城市兰州。

(本地)全国近百位党媒“大咖”打卡兰州 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媒体代表

中国报业协会常务理事、党报分会副会长、曲靖日报党委书记、社长张国强:

这座城市美丽而有品味

7月24日12时45分,中国报业协会常务理事、党报分会副会长、曲靖日报党委书记、社长张国强一行抵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张国强和同事第一次来兰州。下了飞机,不禁感叹:“兰州真的是板扎(云南话,很棒的意思)。兰州的气候和曲靖差不多。短短的半天,我感受到了兰州人的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也感受到了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是第一次来兰州,但是有一种亲切的熟悉感。”提到对兰州的第一印象,张国强说:“正如很多人对兰州的印象一样,兰州有‘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的兰州牛肉面全国各地;母亲河穿城而过,黄河第一桥举世闻名;”《读者》杂志是中国杂志的文化品牌。这座城市美丽而有品味。”

(本地)全国近百位党媒“大咖”打卡兰州 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媒体代表

短暂的半天休息后,张国强也为明天的论坛做了最后的准备。他表示,此次论坛能够更好地提升城市党报媒体联动水平,营造“一带一路”的强大宣传和舆论氛围。“兰州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这次兰州之行,希望更全面更深入地进入兰州,了解兰州,宣传兰州。这也是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张国强告诉记者。

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副会长、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陈梦:

兰州,让我充满亲切感

"我来自多彩的贵州和凉爽的贵阳."我一开口,这种清脆的能量就来自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副会长、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陈蒙。“兰州是一个和我家乡很像的城市,充满了亲切感。”第二句话,陈蒙表达了对兰州市的好感。这次全国党报党报传媒社长总编辑在兰州的大型采访,是陈蒙第二次来兰州。这一次,他看到和感受到的兰州完全是新的。

“两次兰州之行的变化都与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提议分不开。”如今,“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兰州发展最强的动能。作为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兰州成为中国西部开放的前沿和重要门户。

兰桂贵、甘黔,因为有了“一带一路”,跨越了1480公里的空,实现了谋求共同发展的零距离,达到了共享心灵、共享产业、共享资源的零距离。

在即将到来的采访中,兰州新区的大数据中心是陈梦最感兴趣的。他认为,在新的时代,兰州和贵阳都面临着赶超的历史机遇。兰州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桂阳是“中国的山谷”。在大数据和互联网plus领域,兰州和贵阳肯定有很多类似的发展情怀,可以借鉴兰州发展大数据的成功经验,帮助中国硅谷创新升级。

来兰州的第一个晚上,陈梦利用晚上的时间去了附近兰州的夜市。“第一印象,兰州和贵阳很像。两个城市都是省会,气候凉爽宜人,城市环境优美活泼,物产丰富。”尤其是夜市的小吃品种,给陈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梦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金城兰州将与桂阳携手,迅速开拓发展,与丝绸之路各方携手,共同谋划新时期的发展、创新、文明之路。

郑州报业集团纪律委员会书记张勇:

希望多了解一下兰州发展的优势和亮点

郑州报业集团纪委书记张勇毕业于兰州大学,几个小时就来到兰州,在兰州学习生活了五年。他说兰州见证了他的成长,承载着年少的烦恼与欢乐,青葱岁月与美好回忆,他对兰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工作。还记得兰州,怀念兰州,关注兰州的发展。毕业后去过兰州很多次。

这次参加《一带一路金城印象访谈》,心情就不一样了。7年后回到兰州,一路看到不断拓宽的城市框架,现代化的建筑,新建的地铁。他说他很兴奋,很开心。张勇告诉记者,兰州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实力雄厚,加快发展的基础良好。“在未来几天的采访活动中,我们一定会记录更多兰州发展的优势和亮点,发布更多有质量、有分量的报道,更好地宣传兰州的发展变化,把兰州的优势和特色传播到中原地区。土地将进一步促进兰州的发展,这也是对兰州发展的贡献。”张勇非常激动地告诉记者。

(本地)全国近百位党媒“大咖”打卡兰州 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媒体代表

张勇说,兰州日报的采访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虽然他刚刚报到,但他觉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和具体行程都准备得很好,他相信采访会取得圆满成功,让更多人看到“一带一路”蓝图中重要枢纽城市兰州的新特点。

吴,东南日报传媒中心总编辑:

期待在这次大规模的面试中找到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7月24日下午4点,刚刚入住酒店的《黔东南日报》财经媒体中心总编辑吴打算出去走走,然后好好休息一下。“这是我第一次来兰州,第一感觉很新鲜。下飞机进城,司机师傅给我们介绍了兰州的地域特色建筑,如中山桥、黄河关线等。入住的时候仔细看了活动指南,发现兰州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是一个国家级高科技科研单位和特色博物馆。可以说‘她’虽然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但是很有魅力。”吴对说道。

他告诉记者,虽然是第一次来兰州,但是之前经常在媒体或者一些书籍上关注兰州。他的家乡在黔东南,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气候宜人。他觉得他的家乡和以前的兰州差别很大。没想到这次来兰州,发现兰州的气候很好,南北两山也都披着绿衣。现实中的兰州比想象中的要漂亮的多。

作为新一轮媒体改革的先行者,黔东南日报于今年1月合并了报纸和电视。吴表示,这是媒体整合的一次深刻变革,涉及到体制改革、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传播网络重构等关键环节。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适合媒体发展的模式、制度框架和中心设置,希望在这次活动交流中得到一些启示。

关于媒体如何更好地帮助建设,吴表示,兰州是建设的关键节点,起着中轴线与前轴线的衔接作用。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需要宣传沿线不同地方的产业优势和潜在优势。这次大规模的面试活动是思维火花的碰撞。希望能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合肥晚报》副总编王晖:

兰州变得更加现代和美丽

“我第二次来到兰州。第一次来兰州是三年前。当时还来参加《兰州日报》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西路军西征80周年大型采访报道活动。这次来兰州,发现“她”变得更现代,更漂亮了。”《合肥晚报》副总编王晖告诉记者,三年过去了,兰州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不变的是兰州人的热情好客和兰州的休闲活力。

说起三年前的兰州之行,王晖至今记忆犹新。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兰州的美食。“兰州物产丰富,美食非常独特,与南方美食截然不同。三年前,我们几个同事在正宁路小吃街吃灰豆和甜胚。味道特别好。”

这次来兰州,王晖的行程和目的与三年前不同。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对整个社会和世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一员,他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宣传责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参加这次大型采访,要带回兰州媒体的好做法,以及其他兄弟媒体的经验和成果。在媒体整合方面,王晖表示,媒体整合是必然之路,必须向前推进。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在贯彻好中央政策的同时,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摆脱地方特色。

阿拉善日报记者许:

用新的视角报道不同的兰州

90后的《阿拉善日报》徐,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女记者。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和父母去过兰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兰州的印象已经模糊。这次来兰州,很意外。干净的城市街道,白云蓝天,宽敞有设计感的街道,让她觉得兰州是大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更加合理。

许告诉记者,会议安排得非常全面和充实,她更感兴趣的是这次二次访问中有关人文方面的一些安排。“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镇,也是‘一带一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我看了这次采访的内容,包括兰州城市特色的一些亮点和一些重点企业的参观。希望以年轻记者的眼光更好的报道,介绍兰州。让‘一带一路’上的重点城市更加闪亮。”

现在是媒体整合发展的探索期。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许告诉记者,他们在日常采访中努力向全媒体记者学习,积极探索文字、图片、视频等多角度融合的报道形式。她会从媒体整合的综合角度,做好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报道工作。

标题:(本地)全国近百位党媒“大咖”打卡兰州 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媒体代表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