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1-05 01:18:02 阅读:

本篇文章2615字,读完约7分钟

■陈雪

在新冠肺炎爆发肺炎之初,就有网友指出,武汉某出版社出版的《动物百科全书》对野生动物有一个不当的表述:“狸猫都是宝,肉都可以吃。在中国,它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山珍’。”这本儿童百科全书没有介绍动物习性、栖息地等知识,而是重点介绍野生动物“肉可以吃,皮可以用”,甚至把灵猫的图片放错成浣熊。在遭到各界批评后,出版社将其下架。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一本书可以很快下架,但它落后的思想不会马上消失。其实科普写作不科学的情况并不少见。科普关系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下一代的教育。如何介绍我们的动物朋友,如何展开书中的自然图景,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自然写字的时候,笔应该放在哪里?最近记者采访了很多科普作家,他们的回答中有很多共识。

今天还需要大科学家做专业科普

兰州大学80后动物研究员赵旭茂被称为“动物翻译家”。十多年来一直热衷于写科普,在《语本》上发表了十本科普书籍。今年年初,他看到《动物百科》里狸猫的图片被放错了浣熊的位置,并不感到意外。据他观察,许多写在自然中的作品违背了科学常识。

“科普的基础是科学。”赵旭茂说,他的科普写作始终以传播准确的科学知识为底线。他认为,关于自然的写作、虚构的写作和非虚构的写作也应该明确区分开来。2018年,赵旭茂与中科院动物所博士生导师李明合著《红嘴美猴王传奇》,这是一部类似新闻报道的非虚构科普作品。该书基于研究团队对云南金丝猴十余年的跟踪观察,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详细记录了云南金丝猴在各个季节的行为。在地球上延续了44万年的云南金丝猴,是活跃在云南白马雪山原始森林中的生物。仅仅通过画草图就足以写出一个传奇故事。生动的语言和科学可靠的知识使这本《红嘴美猴王传奇》成为2018年的“中国好书”。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我创作的第一个标准是努力符合动物行为."儿童文学作家刘虎写过许多描写野生动物的小说。“我是一名地质工程师,研究地球历史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古生物学是我的常见专业之一。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野生动物有密切接触,所以主要写与生态和人文主题相关的动物小说。”对刘虎来说,普及科学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创造动机。即使写虚构的小说,他也会在作品中尽力去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十万为什么”对我影响很大。是我的科学启蒙读物。当时真的是大科学家搞科学!”赵旭茂的阅读记忆,标志着我国科普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1961年至1965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凝聚了老一辈许多科学家的心血。李四光、朱克真等科学家专门为这本书写了手稿。10万个为什么有2480个问题。当时科普的春雨默默滋润着万物,引领着一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赵旭茂说,今天我们还需要大科学家做专业科普。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从普及科学知识到传递万物平等的自然观

“他们的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不可多得的高档原料,它还能治愈烧伤;他们的毛皮可以用作皮手套;它们的尾毛和针毛可以做成刷子和刷子。”在《动物百科》的描述中,灵猫是一种肉可食用、皮可用的野生动物。在采访中,每个作家都提到了野生动物功利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既落后又不科学。

“这种表达方式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观念跟不上时代。”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研究馆员张金硕告诉记者。多年来,张金硕翻译和编辑了许多科普书籍,修订了200多本科普书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出版物中,将动物视为一种资源的想法非常普遍。"张金硕说,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后,我们开始宣传和保护野生动物,把“保护”放在“利用”之前,我们的生态观念开始改变。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日益增强。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我总是试图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这样一种生态理念:万物平等。无论是大型生物还是微生物,无论是益虫还是害虫,都是大自然的后代。”刘虎说,只从人类利益的角度看待动物,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比如我们试图消灭麻雀,因为麻雀吃的是人的食物。结果麻雀数量锐减,害虫蔓延,很多农田无法收割。这是因为物种灭绝会造成生态失衡,人类自然会深受其害。刘虎认为,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遵循自然规律,这是人类寻求发展的正确途径。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什么样的科普好?赵旭茂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次讲课,一位生物老师问赵旭茂:“赵博士,研究金雕雪豹有什么用?”赵旭茂突然发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型书籍有很大的局限性。个人是无法穷尽所有知识的。如果他们停留在科普知识的层面,就永远无法走出小众圈。赵旭茂开始试图“升级”他的写作。他认为,一个好的科普应该从知识导向转向思维导向,树立科学思维,传递科学理念。例如,《寂静的春天》通过描述美丽乡村的突然变化,揭示了环境破坏的严重性。这本书影响很大,被誉为“现代环保运动的第一部作品”。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从普及科学准确的知识到传递万物平等的自然观,这不仅是科普作家的“写作升级”,也是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接近自然规律的重要一步。

要有科学知识,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美学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科普。”在张金硕的思想中,写作本质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问题和哲学命题。

科普的目的是什么?张金硕说,我们的科普作品不是告诉孩子灵猫可以吃,皮囊可以用,而是让孩子看到灵猫后写一首诗,画一幅画,引起人们思考“我们和动物有什么异同”。同时,我们的科普写作水平要提高,翻译语言不能太多。有了好的文笔,就能写出科学小品,科学文艺,张金硕认为,科普与人的精神层面有关。自然写作,要有科学知识,要有审美。

(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推开窗户是天空上的一行白鹭;打开门,是两只黄鹂鸣翠柳。这就是古代诗人的生活。”张金硕,一个理工科的人,特别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自然美和与自然有关的刺激。他说很多汉字都和动植物有关,唐诗里有几千首关于鸟的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2017年,赵旭茂写了一篇题为《动物知道人类的答案》的科学论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告诉人们,许多人类的问题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和赵旭茂一样,刘虎认为不管故事的主人公是白鹿还是幼崽,他写的都是野生动物和人类。

“小子何莫学甫的诗?”张金硕对2000多年前先贤所提问题的解读是“多了解鸟兽草木之名”是指在了解自然之后,让自然美影响我们的语言和修辞,用布谷鸟血描述人的痛苦,用燕舞表达春天的喜悦;“多了解鸟、动物、植物”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是涵养。不了解灵猫没关系,但不能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写自然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标题:(本地)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